客體關係理論
(Object Relations Theory)
一、前言:
客體關係理論學者主張人類行為的動力源自「客體的尋求(object seeking)」,亦即:人類關係的發展,而非如Freud所強調的「快樂的尋求」
◎ 強調個體和他人形成關係的方式比本我
自我和超我之間內在衝突更值得注意。
◎ 嬰兒對母親和他人的依附形成了自我的
發展,並使得個人由強烈的母親依附朝
向一種獨立自主的狀態。
◎早期與重要他人所形成的依附關係,奠立
了個人未來與他人建立人際關係(尤其
是親密關係)的基礎。
◎ 客體 --- 個體以外,能滿足個體需求的
重要他人或事物。
◎ 客體表徵 (object representation)
--- 個體對重要客體(母親)的內化映
像。
◎ 內化 (internalization)---個體將外
在的客體加以內攝而成內在的認知表徵
或映像(internal image)。
1.Freud --- 客體關係理論之父
---從本能論的觀點說明object 的定義與特性:「可以作為個體libido灌注的對象,包括任何人或事物。」
--- 本能/驅力的四個要素:衝動能量、來源、目標和客體。
重要的學者與其主要貢獻
2.Klein --- 1882-1960 客體關係理論之母
(1)在精神分析的領域架構中企圖驗證和擴展Freud的一些概念。大部份依據觀察小孩子的資料,建立了她的客體關係理論。
(2)強調出生後四到六個月這段時期在人格發展上的重要性。
(3)小孩和乳房的關係是最基本的而且是日後小孩和整個客體,如父親、母親,關係的原形。
(4)嬰兒早期的傾向和他們所偏愛的客體建立關係 不實際的、幻想的內在世界的發展 影響了後來的人際關係。
(5)理論的焦點 --- 將心理分析理論中以器官為基礎的發展階段轉移到強調個體在人際關係發展中早期幻想角色的重要性。
3.Margaret Mahler --- 「個體的心理的誕生」
相信兒童健康的自我認定感的發展來自於和母親的三階段關係:
嬰兒的基本需求有被母親照顧到;
與全能的母親發展出安全的共生 關係;
能脫離母親的保護並建立分離的 個體性。
客體關係理論與Freud理論的差別
1.客體關係理論較少強調生物本能的驅力而較著重於人際間關係模式的一致性。
2.不同於Freud所強調的父系權力和控制力的男性權威理論,客體關係理論則是較為母系的,強調和母親的親近以及母親的養育。
3.客體關係理論對於人類行為的動機主要在注意人和人間的接觸、關係,而非尋求性的快樂。
根據Freud的觀點,驅力的客體指的是任何人,或一個人的某一部份,或者是事物,藉由這些人或事物可使得驅力的目標獲得滿足(即可作為libido的灌注的對象)。
何謂客體(object)?
□ Klein和其他的客體關係理論學者就以Freud的這個基本假設來推測早期嬰兒和母親或母親的乳房之間真實的或幻想的關係是如何變成日後所有人際關係的模式。
□ 任何的關係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份就是早期重要客體的內在心理表徵,這些已經被內射到嬰兒的精神結構,然後投射到他/她的伙伴、伴侶身上。這些內在的影像並不能精確的代表另一個人,但的確是每一個人早期經驗的殘留。
四、Klein對於嬰兒的精神生活的觀點
Klein強調生命早期的4到6個月的重要性。對她而言,嬰兒生命的開始並不是空白的,而是帶有減輕焦慮的遺傳傾向,而嬰兒的這些焦慮則係來自於經驗到生之本能與死亡本能兩股力量的衝突結果。
(一)Phantasies 幻想
1.基本假設:嬰兒即使是剛出生時,就擁有一種積極的幻想生活。這些幻想是潛意識本我本能的精神象徵,它不同於意識層面的幻想。
2.Klein認為初生嬰兒具有潛意識的「好」和「壞」的形象。
例如:一個飽滿的胃就是「好」,空腹就
是「壞」。
□當嬰兒吸著指頭睡著了 →他們在幻想著在他們自己的內心裡正擁有母親的「好」乳房的形象。
□當飢餓的嬰兒會哭、踢腿 →他們正幻想著在抗議、在破壞「壞」乳房。
3.隨著嬰兒的成熟發展,和乳房連結的潛意識幻想繼續影響著嬰兒的精神生活,但是新的潛意識幻想也會出現。(後來的潛意識幻想則是受到現實和遺傳傾向的塑造)。
例子:戀母情結。因為這些幻想是潛意識的,所以它們也可能是矛盾的。這種幻想有一部分是來自小男孩和母親相處的經驗,而部份來自於想破壞「壞」乳房而合併「好」乳房的普遍傾向。
(二)Objects客體
1.Klein同意Freud所說的人有天生的驅力和本能,包括死之本能。而特定的驅力則會有特定的客體。
2.Klein相信從嬰兒的早期起,兒童是同時在幻想上以及現實上和外在客體連結的。
1.客體關係是與母親的乳房,之後則是母親的臉和手。在嬰兒的主動幻想中,他們將這些外在的客體,像是母親的臉、手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內攝(introject)或帶入了他們的精神結構。
2.被內射的客體(亦即:客體表徵)≠外在客體的實際特徵。
(三)POSITIONS狀態
1.Klein認為嬰兒是持續地處於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間的基本衝突,也就是在好與壞、愛和恨、創造和破壞之間。
2.為了要處理對於好和壞的這種二分的感覺,嬰兒會將他們的經驗組織成為positions,它是一種狀態或者說是處理內在和外在客體的方式。
Klein指出嬰兒的客體關係發展包括兩個基本的狀態:分裂妄想狀態(Schizoid-Paranoid)、憂鬱狀態(Depressive)
(1)妄想分裂狀態
□在生命最早的幾個月,嬰兒開始與好乳房和壞乳房接觸。這些滿足和挫敗的交替經驗使得存在於嬰兒世界中非常脆弱的自我(ego)感受到威脅。
□嬰兒天生毀壞性的衝動(死亡本能)使他們產生了藉由咬、撕裂和毀滅的方式來破壞乳房的幻想。
□「分裂」的心理機制運作:
1.為了同時容忍對同一客體所擁有的這些感受,ego會產生分裂(splitting),ego保留部份的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而這兩種本能也都有部份偏向乳房。嬰兒會渴望保有理想的乳房在自己的內在,以保護自己免於被迫害者滅絕。
2.為了控制好的乳房以對抗迫害者,嬰兒採用了Klein所說的妄想分裂狀態,這是一種組織經驗的方式,而這些經驗包括了被迫害的妄想感受以及將內在和外在客體分裂為好的和壞的客體經驗。
3.嬰兒在生命最初的3到4個月發展他們的妄想分裂狀態。在這期間自我對於外在世界的知覺是主觀的、幻想的。因此,迫害感只是嬰兒的妄想(他們並非基於任何外在世界真實的或立即的危險)。
4.兒童必須保持好的乳房和壞的乳房之間的隔離,因為若將它們搞混了將會有滅絕好乳房及失去安全的避風港的危險。
5.在年幼孩童的分裂世界中,憤怒和毀壞的感覺通常被指向壞乳房,而愛和舒適的感覺則與好乳房有關。
6.嬰兒傾向於將積極的價值依附於營養和生之本能,將負面的價值依附於毀壞和死之本能。將世界分裂為好和壞的這種二分方式為日後提供了一個對於單獨個人矛盾感覺發展的原形。
(2)憂鬱的狀態
1.大約在第五、第六個月開始,嬰兒開始視外在客體為一整體並能同時看到好和壞的方面並存在同一個人身上。
2.兒童對於母親發展了較為實際的影像並且瞭解到母親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她好的和壞的一面。而ego也已經成熟到可以容忍一些自己的消極毀滅的感覺而非只是將他們往外投射。
3.此時的嬰兒因為害怕可能會失去母親,所以,嬰兒需要保護母親使她遠離自己之前投射到母親身上的毀滅性的衝動和力量所帶來的危險。但嬰兒的ego已經成熟到足以瞭解自己缺乏保護母親的能力,因此嬰兒會對自己先前對母親毀滅性的衝動感到有罪惡感。對於害怕失去喜愛的客體的焦慮感和想要破壞那個客體的罪惡感於是就構成了Klein所說的憂鬱狀態。
4.在憂鬱狀態的兒童會瞭解到所喜愛的客體和所討厭的客體是同一個人。
5.由於嬰兒將母親視為整體而且是處於危險中,於是他們會同理母親的感受,同理心的發展是一種對於他們未來人際關係會有助益的特質。
6.當兒童幻想他們已經對先前犯罪念頭作了補償以及當他們覺察到母親會在每次離去之後再回來時,沮喪狀態將會消失。
7.當憂鬱狀態消失了,兒童將會終止在好母親與壞母親之間的分裂。
8.如果憂鬱狀態沒能完整的消散,可能會造成缺乏信任感、對於失去喜愛的人的病態悲傷和一些其他的心理違常。
Klein認為非常小的嬰孩就會使用各種防衛機轉來保護ego,以對抗因破壞性的幻想所引起的焦慮。
五、心理防衛機轉
內射的客體是嬰兒幻想的彩繪,而非真實客體的正確描述。例如嬰兒會幻想母親是永遠不會消失,因為他們認為母親在他們的體內,一個恆存的客體。
☆Introjection 內射(內攝)
--嬰兒會幻想將他們對外在客體的知覺與經驗納入自己體內。最早從母親的乳房開始。
內射開始於嬰兒的第一次吸奶,他會希望媽媽的乳房和自己的身體合而為一。起初,嬰兒會內射美好的客體,納入以作為對抗焦慮的保護。然而嬰兒有時也會內射不好的客體,以便控制他們。
2.Projection 投射
意指:一種會把個人想法或情緒加諸於他人身上,以為別人有此情緒或想法的幻想。
嬰兒會將不易辨識或具有毀滅性的情感投射在外在客體上,減輕內在的焦慮或衝突。小孩對於美好及不好的皆會投射,尤其是父母親。
3.Splitting 分裂
意謂:把不相容的衝動分別開來。為了要把好的與不好的客體分開,ego自己必須分裂。
嬰幼兒發展出「good me」與「bad me 」兩個意像,以便他們能處理對於外在客體的愉快的與破壞性的衝動。
這種分裂的機制可以使人們看到他們自己的正反兩面、判定自己行為的好壞、區分喜歡的和不喜歡的相識者。但如果分裂是過度的、沒有彈性的,則將會產生病態的壓抑。
分裂對於兒童有正向和負向的影響。如果分裂不是那麼的極端和僵化,對嬰兒或成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正向且有用的心理機制。
4.Projection Identification 投射認同
意指:嬰兒把他們不能接受的有關自己的部分分隔開來,並將它們投射到另外一個客體上,然後再以一種改變或曲解後的形式內射回自己身上。個體從客體的回應認同了那些原本屬於自己的一部份。
□投射認同的目的是個體想操控外在的客體。
5.Internalizations 內化
意義:一個人將外在世界的內射部份加以組織,並成為心理上有意義的架構。在Klein的理論中,有三個重要的內化項目:ego, superego, Oedipus complex.
(1) Ego --- sense of self
□ Klein相信ego出現的時間比Freud所提議的還早。她認為ego很早即有能力感覺到破壞和愛的力量,並藉由分裂、投射和內射等防衛方式來處理這兩股力量。
□ 從第一次餵食經驗起,嬰兒的ego便開始發展進化。當嬰兒能被餵飽,並得到愛與安全感時,他所經驗到的是好的乳房。但當照顧者沒有出現或沒有提供奶水、愛或安全感時,嬰兒所經驗到的是壞的乳房。嬰兒會內射這兩種乳房經驗印象,這些意像提供了幼兒日後ego擴展的焦點。
□嬰兒與最初客體(乳房)的關係是未來ego發展與日後人際關係的原型。在統一的ego出現前,ego必須先分裂為「好我」與「壞我」。當嬰兒能得到母奶的餵食及愛的照顧時,「好我」就會存在。而當嬰兒無法獲得愛與母奶時,「壞我」的經驗便會產生。
□ Klein所說的超我和Freud所說的有三大不同:超我在很早時便出現、超我不是戀親情結的衍生物、年幼兒童的超我比較年長兒童的超我更嚴酷。Klein相信早期的超我產生的不是罪惡感而是恐懼感。
(2) superego超我
□ Klein認為超我和戀親情結是一起成長的,只是真實的罪惡感必須在戀親情結結束後才會產生,時間差不多在5-6歲。
(3) Oedipus Complex戀母情結
□ Klein認為戀母情結發生的年紀比Freud所說的還早。 Klein認為戀親情結開始於出生後的幾個月,到了性器期達到最高峰,約3、4歲。
□ Klein認為在戀親情結中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兒童擔心因為想挖空父母身體的幻想會導致父母的報復的恐懼。
□ Klein強調在戀親情結這段期間,兒童保有對雙親正向情感的重要性。在早期,男女兒童對於戀親情結都有同樣的需求 — 與好的、令人滿意的客體建立正向的態度,而且避免壞的、可怕的客體。
□ Klein和Freud皆認為男女生的戀親情結的經驗是不同的。
□ 對於男孩和女孩而言,一個健康的戀親情結的解決在於小孩允許他們的雙親在一起的,並且彼此有性行為的能力。沒有任何想競爭的念頭殘餘著。而這種對雙親的正向的情感促進了他們未來成人的性關係。
六、Klein的心理治療觀點
1.反移情是一個成功治療的有效的步驟。
2. 為了造成移情及幻想﹐Klein提供每個小孩玩具﹑蜡筆﹑鉛筆﹑紙等﹐把Freudian的夢的分析和自由聯想聯結成遊戲治療﹐她認為兒童會在遊戲中把他們的意識和潛意識表現出來。
3. 治療目標:主要是減少內化客體所造成的沮喪﹑焦慮﹐鼓勵病人重新經驗早期的情緒和幻想﹐並在治療的過程中指出幻想和現實﹑意識和潛意識的差距。也讓病人表達他們的正向移情和負向移情。
--- 這樣能讓他們明白潛意識如何影響他們的現實生活。一旦這種聯結產生了﹐將會減少病人內在客體的困擾﹑減少焦慮﹑及把內心世界的客體干擾投射到外在世界。
Bowlby 的依附理論和Ainsworth的「陌生情境」與「依附類型」
Bowlby ---
何謂「依附」(Attachment)?
內在心理運作模式 (Internal Working Model)
Ainsworth --- 依附類型 (安全依附、焦慮抗拒依附、焦慮逃避依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