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部面部護理花費1:9
文章日期:2008年6月6日
【明報專訊】女士為嬌膚,不惜花上千金。有調查發現,港女過去3個月平均花費近900元護理面部皮膚,陰部護理花費最少,僅百餘元。有皮膚科醫生指,陰部皮膚脆弱,護理要更小心,曾有女士以沐浴露、滴露清潔陰部,結果破壞了陰部酸性保護層,令念珠菌滋生;而濫用抗生素,隨時將陰部益菌也一併殺掉。
皮膚科專科醫生何家強表示,身體皮膚被一層酸鹼值(pH)5.2至5.8的微酸狀態保護膜覆蓋,而陰部皮膚比其他部位皮膚更酸,酸鹼值在3.8至4.2之間(數字愈細愈酸)。這個酸性環境下,有助益菌生長,從而抑制念珠菌、滴蟲等害菌。然而,陰部存在許多細菌,若清潔不當,細菌便會有機可乘,入侵真皮層造成感染。
長期用沐浴露 陰部皮膚更脆弱
部分女士注重個人衛生,天天用沐浴露清潔陰部,不過這樣隨時令皮膚更脆弱、乾燥。何家強解釋,沐浴露偏鹼性,pH值高達8(數字愈高,鹼性愈強),長期使用會破壞陰部酸鹼度,令益菌無法生長,反而製造優良環境予害菌滋生。曾有女士發現陰部乾燥痕癢,誤以為不潔,遂用滴露混合清水清洗,結果令陰道傷上加傷。
濫用抗生素消炎藥 殺陰部益菌
何家強又指出,除清潔謬誤外,濫用抗生素或消炎藥,或會將陰部益菌也一併殺掉;而年長女性停經後受身體荷爾蒙影響,也會令陰部酸鹼值改變,增加害菌感染機會。
坊間現有不同陰部清潔用品,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良接受查詢時指出,女士毋須刻意清潔陰部,天天洗澡已足夠。他不評論個別清潔產品,但強調過量使用清潔劑,對陰部會有不良影響,建議女性使用相關清潔用品前諮詢醫生意見,若發現陰部分泌物異常,便要及早求醫。
一間藥廠月前委託港大進行調查,透過電話訪問501名成年女性,了解她們個人護膚習慣及消費模式。結果顯示,港女過去3個月平均花費890元於護理面部皮膚,腳部護理花190元,陰部護理花費最少,僅112元,是面部開支的八分之一。
至於高薪一族的面部護理支出更高,平均達1887元,是陰部護理開支的19倍,當中更有逾40歲的職業女性豪擲逾3萬元護理面部皮膚。受訪者表示,不護理私處,是因為該處沒有病痛,認為其他部位皮膚外露,所以相關護理更為重要。
明報記者 徐慧華